第一百二十六章:唐宋之说(三)_万诗阁
笔趣阁 > 万诗阁 > 第一百二十六章:唐宋之说(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百二十六章:唐宋之说(三)

  诸葛亮合上书,端起桌子上的茶稍微抿了一口。

  安史之乱是发生在公元755年,当时任节度使的安禄山跟史思明一起发动了这场叛乱,当时大唐的皇帝唐玄宗知道后认命节度使封常清前去管理范阳为了防止叛乱而做了准备,并且还认命六皇子为元帅准备东征,在这之后安禄山攻下了洛邑,并且在洛邑将留守的官员杀害,部分投降于安禄山,之后由于唐玄宗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听信诬告将封常清以及副元帅高仙芝两员大将杀害,至此安禄山的军队更加的所向披靡,在天宝十五年攻打洛阳,拿下之后在洛阳称帝,建立了大燕。

  之后安禄山率领军队一路进入长安,唐玄宗无奈只得带领官员逃出长安到达马嵬坡,所带领的军队士气低落,所以大将陈玄礼要求斩杀奸臣杨国忠父子以及杨贵妃,其实在陈玄礼提出这一要求之前杨国忠其实已经被士兵乱刀砍死了,而士兵的群情激昂让本来想要求情的唐玄宗无能为力只得将杨贵妃三尺白绫吊死在这个地方,之后士兵重振士气,进行了反击,迅速的结束了这场叛乱。

  大体来说安史之乱就是一个这样的过程,而至于对唐朝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首先唐朝从这以后从盛唐走向了衰败,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镇压可是造成了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为了平叛这些割据势力,唐朝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从政治上都已经无法回到从前。

  司马光在着名的资治通鉴中对于这一形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当时的唐朝可谓是民不聊生,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从政治来方面来说,从此之后各个地方的势力不再服从唐朝中央的领导,而是出现了很多阳奉阴违的做法,很多事情无法有效的执行下去,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圣旨更是被当做一纸废文,所以中央对于地方的管理很统治越来越薄弱了。

  从经济方面来说,为了能够结束安史之乱以及后期的割据势力,中央付出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国库被掏空,而民间由于战争导致农民无法安心耕作,所以据史料记载在叛乱之后,当时的唐朝还发生了一次巨大的饥荒,对当时的经济打击非常大。

  最后军事国力上,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的边疆就一直处于动乱之中,很多的边疆小部落也趁机对唐朝进行掠夺,像是河西走廊以及陇右等等都是被吐蕃人跟攻占了,随后几十年唐朝对于西部的管理逐步越来越弱了最后失去了管理权,而唐朝的经济中心也南移,百姓付税加重,民不聊生造成混乱的局面,最终使唐朝走向了灭亡。

  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的名声可以说是略微接近于“完美”的化身,在他执政大唐的时期,对内以文治天下,虚怀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国泰民安。对外,他剑指四方、开疆拓土,先后征服了突厥、薛延陀、高昌以及龟兹、吐谷浑和高丽等地。杀伐决断的人格魅力让他怀柔四方,被尊称为“天可汗”;彪炳千古的丰功伟绩则让他风光无限,背后是千秋万代赞扬。

  可是,唐太宗也是一个凡人,虽然开创了一个历史上少有的“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可是,他也明白“水满自溢,月盈则亏”的道理。

  而每每在这个比较困惑的时候,唐太宗李世民就会将被誉为“相学大师”的袁天罡召到自己身边,问袁天罡道:“历史上的皇帝都喜欢追求所谓的长生不老,朕不敢苟同,那你来说说朕这个真命天子能够活到多少岁呢?”这可是一掉脑袋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全家都要被诛杀。

  于是,袁天罡灵机一动就开始回答道:“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来塞责敷衍,而唐太宗明明知道袁天罡是在拍自己的马屁,不过也没有了趁机处罚袁天罡。反而,继续让袁天罡留在自己的身边打趣逗笑,而袁天罡作为唐朝一个管理天文学的智囊,的确在某些方面给中国留下很多宝贵的书籍和经验。例如,有人说他最擅长的是“风鉴”,意思就是凭风声风向,就可以判断吉凶,而且屡试不爽,还有人说他精通面相、六壬以及无形等等,曾经给房玄龄、武则天都看过相。不过,袁天罡最大的贡献就是他与同时期相学大师李淳风两个人编写了一部《推背图》,而这部推背图也就成为了一部可以和《奇门遁甲》相媲美的名着。

  然而,袁天罡同很多富有大才的人一样,总是喜欢一种闲云野鹤的生活,面对宫廷朝堂等不断缠身的俗务,袁天罡已经不堪重负了。于是他就找借口向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辞呈,李世民知道袁天罡已经是去意已决,就说到:“朕可以允许你去职还乡,不过,临走之前希望你能为朕再占上一卦”。

  回乡心切的袁天罡随即满口答应,李世民问道:“大唐国祚能绵延几何?”唐太宗提出的问题可以说是凶险无比。袁天罡回答道:“猪上树时”,唐太宗听过之后哈哈大笑。或许在唐太宗的理解是诸永远都不可能上书,袁天罡的意思就是大唐将江山永固,其实根据后来的历史事实来看,“猪”和“朱”同音,而后来的大唐也确实是被梁武帝朱温所灭,只可惜唐太宗没能听懂。

  而后面的宋朝则是另一种情况。

  宋朝是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从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公元1279年,忽必烈率军占领南宋,彻底结束宋朝的统治。宋朝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华夏历史上经济较为发达的一个王朝,但是最后还是被强大的蒙古骑兵给消灭了。有一种说法叫宋亡无华夏,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宋朝灭亡了呢?

  其一的原因,缺乏北方屏障,幽云十六州丢失,让宋朝没有很好的北方防御屏障。靖康之耻后,北宋的统治结束,北宋的皇帝和太上皇都成为金国的俘虏,就连重要的军事防御线幽云十六州也被金国占领了。赵构在南方建立的南宋政权非常重视发展生产,南宋的经济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小有名气的。但是缺少北方防御的屏障,没有一道强大的国防线的南宋,野心勃勃的金国军队能够轻易的入侵到南宋境内。

  军事制度落后,军队战斗力弱,重文轻武。宋朝统治者担心武官威胁自己的统治,同时也认为治国需要的是文官而不是武官。所以宋朝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不重视军队的建设,军事制度得不到及时更新,陈旧的军事制度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再者,由于朝廷重视的只是文官,武官在朝廷得不到重视,身居高位的都是文官,对军队的资金投入也跟不上。平时不注重军队的训练,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比较弱,当遇到外敌入侵时根本招架不住。

  削弱地方经济,当外敌入侵时,地方没有钱粮抵抗,只能坐等中央救援。宋代的经济虽然发达,但是由于统治者所实行了错误的经济政策,导致宋朝的财政收入大都集中在国库,中央朝廷富足了,当时的开封和杭州可以说是比较有名的国际大都市了,可地方经济却很不景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境地。遇到灾荒时全靠中央救援,当外敌入侵时,地方更是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支撑军队去抵抗。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缺乏钱粮的地方政府根本没有能力去抵抗外敌,这就给入侵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士族制度衰落,大批寒门一夜之间登上最高政治舞台,毫无经验,空谈误国。宋朝的士族制度相对比较落后,统治者破格录用“人才”的事经常出现,宋朝科举考试的规模是前朝所不能比拟的,每年通过科举考试而走上仕途的人一年比一年多,许多地方还出现有较严重的买官卖官现象。大批的寒门子弟在一夜之间能够进入到中央朝廷任职,而登上最高政治舞台的他们根本没有丝毫的经验,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治理国家,但是理论却是一套一套的,根本无法执行,没有操作性。

  宋朝以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是否能够强大到令侵略者能够望而生畏,不仅仅是要有强大的军队和发达的经济社会,还要有民主和自由,统治者不能够只是偏向某个地区的发展而忽略了其他地区,要懂得兼顾全局。当然,所有的这些不能够只停留在计划和总结的文稿上,也不能空喊口号不做事。

  ……

  “治国如此之难,华夏少年历史,朝代不断更替。”诸葛孔明摇摇头无奈道:“一、北方强敌虎视;二、国家政策失误;三、最高领导无能;四、外交政策失误;五、奸臣贪官当道;六、官员腐败、党争不断;七、严酷的税收制度;八、军队建设缺陷;九、严重通货膨胀。削减将领兵权,削弱地方藩镇力量,加强中央集权,重文轻武,重经济轻军事,重建设轻国防。这些措施,在宋初对人民休养生息、国家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可怜大宋灭亡,华夏文化倒退百年。

  每当诸葛孔明看到唐宋的书时,他都觉得很惋惜。

  如果大宋没有灭亡,那接下来的明朝就会好很多。

  明朝,被很多人认为是历史上最刚硬的王朝。大明近三百年期间,始终奉行“不议和、不和亲、天子守国门”的国策。而此较为内敛的国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朱元璋的《皇明祖训》影响。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派使臣下国书至日本,希望日本来朝以及解决倭寇侵犯海疆之事。可是,日本甚是无礼,并斩杀使者。朱元璋甚是恼怒,扬言要远征日本,可最终还是强忍怒火,不但未出征日本,还在其制定的《皇明祖训》中,将日本列为15个永不征讨的国家之一。

  而与之相应的,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大一统朝代的汉朝,其对外政策就要张扬外放的多,大汉屡屡对外用兵。汉元帝时,西域都护府副校尉陈汤,矫诏出兵攻杀北匈奴郅支单于之后,上书朝廷,就在信中为自己的行为而辩解道:..(此乃)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尤其是在“天朝”地位还仍待恢复的今天,陈汤这句话听起来就特别令人鸡血沸腾。

  陈汤之事,虽是发生在汉元帝时期。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用在汉武帝身上却要更贴切。作为历史上比较公认的两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汉武帝与朱元璋,为何会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对外主张。朱元璋乃开国皇帝,汉武帝乃守成之君,按理说,朱元璋於乱世中取得天下,应该更热衷於征伐。但事实却正相反,朱元璋在平定天下之后,便不愿再对外用兵,而汉武帝却对外征伐不息。

  而朱元璋的对外政策却不同於汉武帝。

  原因其一,天下初定,而需要时间恢复。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经十几年全国战乱,才得以建立大明。其时,田地荒僻,人口大减,国力甚是疲弱,更需要休养生息。再对外无止境的用兵,很容易让新生的国家再度奔溃。

  其二,朱元璋是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其出身贫寒,又久经战乱之苦,更明白战争的破坏作用,也就更加懂得民间疾苦。故而,朱元璋对和平稳定比较向往,而从心底厌恶战争。而汉武帝相对而言,则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其三,无利可求。日本对大明无礼,朱元璋说了一番话,“得其地不足耕、得其民不足使”,便放弃了对日本的征讨。朱元璋看出征讨日本的结果,不过是徒耗钱粮、徒流将士鲜血而已。我国在历史上是农业国,而从宜耕地区来看,大明的疆域在当时已达到一种极限。再对外开拓,也难以经营,而以当时的开发条件,那些“化外之地”纯属是无用之地。故而,朱元璋制定了较为收敛的对外政策。

  请收藏本站:https://www.njttc.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njttc.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